【記者林志青/台北報導】警政署長張榮興今年5月上任後積極打詐,一改過去作法,透過「打詐儀錶板」真實呈現每天國人被詐騙的件數和金額,並改變查緝方式向上溯源,他接受《知新聞》專訪,除了宣示打詐決心,也首度揭露從警秘辛,當年應考警官學校過程驚險重重,差點因體重0.5公斤之差過不了關;警察生涯中,曾單刀赴會和持槍的槍擊殺人犯談判,靠著膽大心細智取對方。回首從警39年,他坦言樂在其中。
嘉義農村子弟出身 賴清德欽點接任警政署長
61歲的張榮興是嘉義人,中央警官學校(警大前身)行政警察學系50期畢業,歷任台北市警局所長、督察組長、台南縣(升格前)麻豆、新營分局長、新竹縣警局長、航警局副局長、保六總隊長、警政署督察室主任及台北市警局長,今年5月在總統賴清德上任後,接下警政署長重任。
張榮興的從警之路看來一路平步青雲,但外界不知道的是,他之所以進入警界,竟然是因為一連串的意外。
同學邀考警校意外錄取 應考過程一路驚險
張榮興說,當年他就讀嘉義高中,在校成績不錯,原本大學要考法商組,卻意外「凸槌」只考到私立學校,恰巧同學邀他一起報考中央警官學校,於是他陪同應考,沒想到同學落榜,自己意外錄取,但過程也是驚險重重。
中央警官學校考試分成兩階段,筆試通過後還要體檢與口試,張榮興回憶,他通過筆試後,要進行體檢,但當時體重只有49.5公斤,距離門檻50公斤還有500公克的差距,他為了達到50公斤,體檢前趕緊吃了一碗大滷麵,還有5、6條香蕉,體重才順利過關。
沒想到下一關視力檢測,又讓張榮興差點鎩羽而歸,當時規定戴眼鏡矯正後的視力需達1.0,張榮興雖戴著眼鏡,怎麼看卻都只有0.6或0.7,主考官忍不住問他:「你到底要不要來念警官學校」、「你要來念你還不知道(視力)要矯正?」
所幸考官要他向其他考生借眼鏡再回來檢測視力,他趕緊到考場外一一詢問其他考生度數、借眼鏡試戴,近視250度的他,最後借到450度的眼鏡,「戴上一看發現怎麼那麼清楚」,最後視力測驗以1.2通過,最終錄取警官學校。
張榮興說,當年雖然瘦弱,但進入警校後,因為愛上柔道,拚全力練習,當時校內柔道課不分年級,只以體重分組,他雖屬60公斤以下最輕的組別,但一年級就連摔7人,拿下第四名,也因為不斷訓練,畢業後體重多了15公斤。
勸降殺警嫌犯石國慶最難忘 大膽單刀赴會只因4字
從警39年,張榮興辦過不少重案,其中以2006年勸降殺警犯「石頭」石國慶最讓他難忘。
張榮興2006年初派台南麻豆分局長,隔年3月15日轄區發生襲警奪槍殺人案,綽號「石頭」的石國慶持改造手槍偷襲2名國道警員,搶走警槍後攔車不成,射殺蕭姓男車主後逃逸,期間警方還一度抓錯人造成輿論指責沸騰。
張榮興回憶,當時警局外每天有30多台的SNG車駐守,甚至時任內政部長被點名下台,破案壓力可想而知,他每天都在記者會中公布相關訊息,向歹徒喊話投案。
孰料石男某天打電話到分局,指名要找張榮興談判,要求不能帶人、帶槍、不能穿防彈衣。張榮興依約單刀赴會,到台南火車站上了石國慶的車,坐在副駕駛座,看著石國慶握著方向盤,一隻手拿著警用手槍,另隻手拿著改造手槍,張榮興於是提議找個地方談,兩人因此前往一間燒烤店,張榮興一邊烤肉,一邊閒聊,鬆懈石國慶的心防,了解奪槍殺人的動機。
過程中,石國慶一度稱讚張榮興敢隻身前往「很有膽識」,並將警用手槍還給張榮興,卻始終不願交出改造手槍,甚至想帶槍走人。張榮興擔心弄巧成拙,靈機一動,想到石男席間提到在網路交了女友,於是向他聲稱可找人安排到麻豆的摩鐵,讓他和女友透過網路聯繫,最終在摩鐵伺機制伏石男。
回想這段驚險過程,張榮興卻說得輕鬆,他說,石國慶因一路逃亡,精神狀態已瀕臨崩潰,開車過程看到一輛遊覽車,以為是張榮興派大批警力圍捕而抓狂,但他連忙安撫,要石國慶仔細看,車上都是穿著運動服的學生。
張榮興坦言,出發前同仁覺得太危險,勸他別去,但他相信嫌犯敢找他,就是有求於他,一定可以說服對方投案,甚至太太事後得知,也罵他「怎麼可以去做這種傻事」?但他認為,「穿了這個警察制服,留了警察的血液,當時的想法只有四個字,勇往直前」。張榮興說得篤定,眼神沒有一絲猶豫。
大破大立 勇往直前打詐
張榮興也將「勇往直前」這4字徹底貫徹在打詐。過去政府宣誓打詐,成績單洋洋灑灑十分亮麗,但民眾仍感受不到詐騙趨緩,張榮興知道源自「刑案紀錄處理系統」數據失真,經過多方思考,決定還原真實數據,透過呈現事實對症下藥,因此在8月底推出「打詐儀錶板」,每天公布國人遭詐1到6億的驚人數字,及詐騙趨勢,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,張榮興一肩扛下,只求客觀呈現詐欺犯罪的真實樣貌。
張榮興說,詐騙已成產業鏈,分層負責,也因此上任後,打詐成為重中之重,他改變過往只逮下游車手的作法,向上溯源,「我們抓不是要抓手腳,是要抓核心,抓最主要的首腦人物」,陸續針對詐騙集團進行3波聚焦打擊,破獲1853團5人以上的詐團,逮獲1萬多人犯,查扣總價值84億。
除了查緝,立院今年7月通過打詐四法,除提高刑責,也制定相關作法,讓政府各部會從源頭阻詐,另一方面,警政署也透過不斷宣導,提升民眾識詐能力,未來也將提高檢舉獎金,鼓勵詐團成員「窩裡反」。張榮興有信心,明年開始詐騙數字會下降,他坦言,詐騙不會消失,「但要讓它降到最低的程度」。
警殉職輕生頻傳 推改善措施盼遺憾不再
面對近日不少警察同仁執勤遭遇死劫,多年未解的「因公死亡」與「因公殉職」爭議,張榮興決定推動修法,放寬認定「執勤中遭受暴力以致死亡者」即符合「殉職」規定,讓遺眷得到妥善照顧。
警員的身心問題近來也備受關注。監察院年初公布調查報告,指出警政署過去4年有22名警察輕生,平均每年超過5名。對於一再有警員想不開,張榮興感到遺憾與不捨,他說,警察工作非常繁雜,每個人總有過不去的坎,他建議,「心裡的坎過不去,還是要去做諮商。」
他強調,警政署內部有「關老師」或「謝老師」的心理諮商輔導機制,如果對這個機制沒有信心,也可尋求委外預約諮商服務機構進行諮詢。他希望幹部及同仁也可以多多關心身旁的同仁,成為他最後的救援者,期盼全國的警察同仁都能健康快樂,不要再有憾事發生。
幕僚透露,張榮興領導統御風格親民,同仁執行有困難,張榮興都會適時調整方向,此外,也會親上臉書粉專「靠北police」看同仁貼文,視情況用適當方式處理。
從警以來最感念父母 對太太有虧欠
要說從警以來最感謝的人,張榮興說,首要感念他的父母,尤其是曾獲模範父親的爸爸。由於家族世代務農,從小跟著父親下田耕作,也學會用大灶煮飯,直到國中還是會跟著父親從事農耕。張榮興回憶,「父親比較少話,但是他身教重於言教,我的記憶裡面,他沒有打過我,也沒有罵過我,完全都是以愛的教育。」
張榮興有次回嘉義老家探視父親,發現櫃子有好多感謝狀及獎牌,才發現原來父親默默行善多年,不管是急難救助或是獎助就學,都有父親的身影;父母親從小身行言教,無形中對他「待人以誠」的個性影響深遠。
他也特別提及太太,感謝太太在他從警數十載的歲月中,含辛茹苦撫養一對子女長大成人。張榮興自承對太太總有一份虧欠,尤其擔任外勤工作,與家人互動時間有限,很多重要時刻都是太太身兼父職,還記得太太常說「你去忙!」總讓張榮興可以放心出門。
採訪尾聲,記者問從警39年的張榮興,喜歡警察這份職業嗎?他不假思索回「喜歡」,他說,警察每天面臨千奇百怪的工作,若是只當成副業或是應付了事會很痛苦,必須從工作中獲取快樂和成就感,他直言從警以來無悔,樂在其中。
側記|
採訪期間,記者發現張榮興的辦公室十分樸實,放著不少代表忠義正氣的關公雕像。其中一幅掛在樑柱上的畫作特別引人注意,以粉蠟筆繪出花仙子開心吹著笛子在森林中飛舞,張榮興透露,這是他7歲姪女的作品,非常的純潔,看到這幅畫就想到警察工作的初心,目標是做好治安跟交通工作,希望讓民眾都能像花仙子一樣開心自在。
張榮興小檔案
年齡 | 61歲 |
---|---|
學歷 | 中央警官學校50期 |
經歷 |
台南市警局佳里、新營、永康分局分局長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局長 航警局副局長 保安警察第六總隊總隊長 警政署督察室主任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 |
興趣 | 桌球 |